人际交往网络图(人际交往网课)

所评图书:

书名:《社交算法:解码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》

作者:(美)玛丽萨·金

译者:纪一鹏、王珏欣

出版社:中信出版集团

出版日期:2022年6月

人际交往网络图(人际交往网课)

戴维·洛克菲勒(1915-2017)创造了人际交往的传奇。他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,通过家族金融资产获取丰厚的财富,并积极投身慈善。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是,他毕生不仅结交了纳尔逊·曼德拉巴勃罗·毕加索西格蒙德·弗洛伊德比尔·盖茨等各界精英人物,而且与超过10万人有着联系。

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,戴维会将自己见过的人进行记录,包括见面场景、对方感兴趣的话题、阶层家境、彼此会面聊及的问题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。

戴维去世的几年前,曾与从1955年就保持联系的美国著名外交官、前国务卿亨利·基辛格共进午餐,送给对方了一份自己记录的交往档案。上面详细记录了两人几十年里数百次会面的信息,这让基辛格大为震撼。

一位朋友这样描述戴维·洛克菲勒,指出他非常关心会面者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信息,包括孩子最近的芭蕾舞表演、父母最近的健康问题,等等。这不仅仅是寒暄,戴维聊天中会相当真诚地展现对会面者及其家人的关心,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,戴维·洛克菲勒生前真正意义上达到了中国人所说的“朋友遍天下”。

有趣的是,戴维·洛克菲勒生性其实非常腼腆,在升入大学时,觉得自己格格不入,所以不懂社交技能,宁可将时间花在收集甲虫上,也不愿去结交朋友。之后因为二战期间的服役经历,才使得他明白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。他在执掌美国大通银行期间,仍然将主要精力用在结交朋友上,在埃及、苏联、中国也建构了自己的朋友圈。

自然,对于普通人而言,受制于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,还有时间因素,很难做到像戴维·洛克菲勒那样结交如此多的朋友,也难以做到花费大量时间来建立所有社交交往的档案信息。现实生活中,或者说,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中,人们通常能够结交的朋友总会在150人左右,也就是人类学家罗宾·邓巴所说的邓巴数。包括社交网络上的那些大V,其真正经常交往的朋友以及关系人也不会超过邓巴数。

而将邓巴数乘以三,通常得到我们的熟人规模,也就是450-600人;再将这一数字乘以3,就是与我们仅有一面之缘的人,约为1500人。

那么,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建立更持久、更有效的人际关系呢?美国著名社会学家、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玛丽萨·金在其所著的《社交算法:解码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》一书认为,大多数的人际网可以分成三种结构:扩张者结构、中介者结构、召集者结构。扩张者结构类似于戴维·洛克菲勒式的人际网,四处结交他人,但维持和运营这种社会关系,需要比较多的资源投入。中介者则是将不同社会圈子、平常互不联系的各方撮合在一起,以此创造价值,这种重新整合产生了大多数的新思路。召集者建立了密集的人际网,他的朋友们彼此之间也是朋友,其信任优势和声誉优势特别突出。

扩张者结构、中介者结构、召集者结构,分别对应的人际关系经营重点是一面之缘的人,熟人,朋友。很多人最重视朋友尤其是核心层的朋友,比如家人,以及个别密友,这类关系会为我们在遇到失业、离婚困境、生病住院等困境时伸出援手。但交往的核心是互惠,这意味着,接受核心层朋友的帮助,也比如对等甚至更多的付出,很多情况下要违心提供一些本分之外的帮助。这也是好友、家人之间的酗酒、吸烟等行为最容易引起示范、扩散的原因。

而熟人虽然不能在最危险、最困难的情况下提供最多的帮助,但保持与之的交往,却很容易带来资源、关系交换,推动关键信息共享。而一面之缘的人,社交网络上的粉丝,这类关系对象是个人品牌形象和声誉的决定者。

对于很多人而言,现在的问题是,青年时期就达到了人际网的顶峰,而后渐趋减少,注意力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家庭;尽管这期间我们的人际交往对象会渐趋增加,但一加一减之间,密切交往的人数确实减少了,而维持与老朋友、新朋友的交往,都需要时间成本以及其他方面的投入。再加上智能手机及其搭载的各种内容造成的“懒”,我们与朋友之间的交流不断减少,而这成为社交焦虑的重要来源。

《社交算法:解码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》这本书阐述了我们如何更好地改善经营三类人际网,以获得更持久更良好人际关系的思路。首先,我们应充分发挥召集者人际网具有强关系、创建和增进信任的特点,增加自己与家人、密友的良好沟通,为自己关键时候减压。书中尤其谈论了从学童到老年人群体普遍存在的小团体现象,这类小团体其实很好地满足人们深层次有关身份认同、熟悉度、社交支持等方面需求,存在显著的内群体偏爱现象。我们可以积极融入这类小团体,但要拒绝严重伤害他人或自我的议程,同时还要能够保持开放思维,保持与小团体之外朋友的接触。

其次,我们要能够很好地发挥中介者人际网的优势,结交异质化的朋友、熟人,注意让自己以同理心保持对朋友、熟人的换位思考,关注朋友、熟人的换位思考。作为中介者,我们在推动朋友加强合作时,不能挑动矛盾,而应当注重推动彼此志同道合迈向合乎伦理、道德的奋进目标。

第三,扩张型人际网会让人获益良多,这也是很多人从学校时期到职场,都会争取在那种展示个人风采的比赛中抛头露面。当然,正如《社交算法:解码人际关系的底层逻辑》书中所指出的那样,高颜值者更容易成为扩张者人际网中的主角,但颜值之外,活泼的个性、自信的性格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。社交网络时代,说得大声比说得正确更容易赢得人气——这在相当程度上是成立的。

但必须注意的是,扩张者不仅需要自信,而且要能够具备慷慨者的内核。有研究证明,扩张者更乐于向认识的人伸出援手,也更乐于向志愿者组织奉献自己的时间、金钱和血液。当然,持续而无法获得回报,会注定让人倦怠,因此扩张者也要具备甄选的眼光和能力。

最后,最为重要的是,无论是面对已经认识的朋友、熟人,还是在公共场所面对普通人,都应当带有温暖的眼神。曾有专家进行实验发现,如果到咖啡店点咖啡时,能与咖啡师进行简单的交流,保持眼神接触,要比点单付款之后一声不吭,更可能获得咖啡师及他人在别的问题上对实验者伸出援手。

“当今世界变化太快,人们难以集中注意力”,但人际交往的重要奥秘却是,我们需要减少分心,而在与他人接触的各类情况下保持专注,从而保持解读他人情绪变化等方面的能力——如果我们与家人、朋友相处,因看手机等原因频繁打断交流,这将相当程度上破坏彼此的关系,而糟糕的事件结局,又更可能让人将注意力放在手机上,主动屏蔽了与他人的交流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pop371.cn/911.html